财新热点丨离不开的“拟态环境”,看不清的现实环境
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李普曼在他的《自由与新闻》、《舆论学》等论著中便提出了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的隔绝”的问题。他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和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过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拟态环境的含义
一
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产生后,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社会中人的行为是对环境的直接反应,而在现代社会,“人与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人的行为很大程度成了对“拟态环境”的反应。
而现实中存在很多营造拟态环境的例子,正如在网络视频网站中的弹幕的存在实际上也是对现实环境的“超现实”反映。弹幕可以通过构造“拟态环境”加强受众的认同感。
二
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且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事件或信息进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对于事物的评价反转,也体现了由于受众依赖媒介信息而产生了不同的认知结果。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而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看待。
三
李普曼的这段话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了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这样一种机制,不仅使得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越来越环境化,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拟态环境新内涵
互联网以革命性的力量重构了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配置方式。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工具的普及使公众能够平等、快速地接受、搜索、传播信息,网络社交媒体更是通过个人赋权建构起场景化、强互动性的传播格局,并协同个人或群体共同营造出一个新型的“拟态环境”,使其逐渐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
私人属性:传播主体从“公共”到“私人”
(1)个体参与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正在逐渐丧失,把关人角色严重弱化,而与之相反,网络社交媒体正以低门槛、强社交、强互动的属性使受众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
网络社交媒体环境下,追求平等性、话语权和个性表达成为受众参与信息传播活动的“刚需”。拟态环境的缔造者不仅包括传播媒介本身,也包括正在使用社交媒体进行信息选择、传播和互动的“个人”。“个人”基于对事实的理解和观点筛选、过滤信息,并协同网络社交媒体,共同建构了一个呈现出私人属性的拟态环境。
(2)技术协同
受众通过对信息传播活动的深度参与,实现了互联网的“赋权”,同时也成为拟态环境的构建者之一。这种深度参与不仅来自于受众的主动选择,也源自于信息传播技术的“协助性选择”,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算法机制便是“协助选择”的方式之一。
算法推荐机制是近年来备受瞩目也饱受争议的互联网信息推荐机制,它通过收集用户的私人特征和个人偏好,为用户发送定制化的新闻资讯。这种大数据主导下无人工编辑参与的信息推荐机制,将受众的“个性”无限放大,并将其作为信息推送的标准,以此帮助受众筛选信息,营造出一个具备私人属性的信息传播场景。可以说,算法推荐机制正在协助受众对信息作出选择,使其不自觉地参与拟态环境的构建,并最终为拟态环境赋予私人属性。
二
割裂感:受众群体由“整体”变“分化”
(1)“圈子”效应
由于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是缺乏反馈的单向传播模式,媒体通过议程设置传播信息,受众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主动选择信息并作出反馈,导致同一地区的受众生活在同一个由媒体塑造的现实中,造成典型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局面。互联网的兴起打破了这种局面,网络社交媒体使受众实现对信息的筛选、反馈和互动,最终,具有共同兴趣、共同价值观和立场的个体会形成自己的“圈子”,人们更愿意依赖于这些“圈子”去参加信息传播活动。
同时,因成员拥有相似的价值观和兴趣,圈子内的信息无时无刻不经历着“立场过滤”,与主流观点相左的信息逐渐消弭,从而导致“沉默的螺旋”效应日益凸显。最终“,同类”留下,“异类”出局,一个又一个“回音室”逐渐形成,且不同的“回音室”内会有着完全不同的舆论环境。网络社交圈子的信息过滤也在无时无刻强化着信息茧房和回音室效应,这些让个体和群体的需求不断被满足、立场不断被肯定的“圈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现实中受众群体的割裂,最终导致拟态环境出现分化特征。
(2)场景分化
在网络社交媒体时代,人们参与信息传播活动所依赖的,不单纯是渠道和内容等,而是要在一个全方位的传播场景中完成对事实的认知,因此,场景可看作为拟态环境割裂的根源之一。
换言之,受众在选择以何种方式参与信息传播活动,用什么平台获取信息时,实质就是在选择一种信息传播的场景。如今,以今日头条、微博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正在被场景化,在它们各自的传播场景内,存在着完全不同的话语环境和沟通方式。这导致处于不同场景的受众也具有完全不同的个人特征、沟通方式甚至观点和立场,他们协同传播媒介助长了拟态环境的割裂,形成彼此之间不可逾越的交流鸿沟。
三
相对真实 :复杂的真实
由于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生产、传播流程的种种局限以及媒体议程设置的需要,新闻从业者无法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景式的客观展现。媒介所呈现的媒介事实难以脱离意识形态、机构意志的影响,导致媒体所呈现的只是一个个“新闻产品”。相比之下,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主体由单一变得多元、传播过程相对简化、传播速度加快、反馈及时,互联网的个人赋权使信息渠道不再由大众传播机构一手把持,这一系列的因素导致拟态环境呈现出 一种复杂的真实。
(1)接近客观
互联网传播的及时性消除了时间带来的信息折损,也实现了新闻事件在零加工状态下的第一时间发布。在网络社交平台上,UGC(用户生产内容)正成为新闻来源之一,它们的出现大大缩短了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之间的时空距离。
由于网民专业性有限且较少受到宏观因素影响,并不会对新闻内容做过多加工,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闻的真实程度,也拉近了拟态环境与客观环境的距离。
(2)后真相呈现
互联网的传播机制使其与现实无限接近和无限背离,这与网络社交媒体息息相关。网络社交媒体带领人们步入后真相时代,这个时代观点至上、情绪至上,真相显得不那么重要。
社交媒体上,事实与谎言越来越难以区分,人们只关注愿意关注的、相信愿意相信的,一旦情绪占了上风,信息的真实性就会被忽视。与此同时,网络社交媒体将具有相似兴趣、价值观、立场的群体置于同一场景内,使相同的观点得到进一步强化。在这种情感高于理性的后真相场景下,拟态环境极易出现与客观事实相背离的局面, 真实与虚假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结语
网络环境中,人们通过具有后真相特征的拟态环境去认识现实世界,并与之产生互动,这一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偏差,反转新闻就是典型表现。在互联网上,信息的茧房化缩小了受众的认知范围,却无限放大了受众的情绪。受众往往在新闻真相尚未浮出水面时就一哄而上地追逐热点,根据碎片化的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
更有甚者,一些新闻媒体重“时效”轻“事实”,主动迎合受众的情绪和关注点,过度解读新闻素材或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使受众失去对客观环境的判断能力,也阻碍了社会公共信息的传播和社会共识的形成。
在拟态环境呈现出私人属性、割裂感和相对真实的当下,传播者应注意克服主观因素、打破自我封闭,平衡好情绪和真相、个性传播与公共性传播之间的关系,实现对社会信息的整合。对于新闻媒体而言,也应始终秉承专业精神,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致力于营造健康的舆论生态。
参考文献:
[1]李一凡.社交媒体时代拟态环境的内涵演变[J].新闻战线,2019(12):40-41.
如有任何问题,可咨询财新小助手哦
往期精彩推送↓
清华媒介经营与管理MJC | 抓住不甘平凡的那一丝热血战魂,清华也没那么高不可攀
财新热点 | 人民币汇率“破7”,全网都沸腾了,你还没搞明白咋回事呢?
蔡徐坤vs周杰伦,idol大战结束了,你需要知道的知识还有很多
财新热点 | 甲醛、倒塌…风波不断后,自如还能怎么出现在你的考卷上?